发布时间:2025-10-15 17:01:59    次浏览
“五年磨一剑”,自2009年盘龙区向东拓展开发世博新区以来,今天的世博新区已全面拉开大开发、大建设格局,为“大城之美”绚丽绽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在未来几年,世博新区仍将保持高速度开发、高品质发展的态势。世博新区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世博新区未来的发展,将突出“高新”特色和产城融合原则,致力引领推动昆明都市功能向东部片区拓展。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才有未来。放眼未来,世博新区将是引领旅游发展的国际著名高端休闲度假区;面向东南亚、南亚,它将是实施“桥头堡”建设旅游开发计划的推动引擎;立足全国,它将是中国一流的现代旅游产业示范区;服务昆明,它将是展示现代新昆明生态旅游城市形象的都市名片。思路创新让其成为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试验田”发展一个新区,必须有创新的思路。世博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世博新区要从长远和战略高度优化区域发展布局,要率先落实国家的新政策,在发展鼓励性新兴产业方面走在前列,成为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引领者,为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发挥试验和示范作用。围绕增强新区经济发展实力,根据区域内资源状况、经济基础、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典型带动,明确主体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五个一”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即一部一城一区一体一中心: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旅游经济总部,现代汽车城,养生养老产业聚集区,现代旅游文化商贸综合体,休闲购物中心。此外,新区发展要分步骤实现目标。2015—2017年是新区的产业转型阶段,通过政策支撑体系的初步构建,助推产业转型取得较大成效。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要素合理集聚,结构优化、水平先进、开放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17年,要实现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新区旅游人数要达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6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长约36%和88%;汽车销售要达到200亿元,增长60%。2017—2020年是新区的巩固提高阶段。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主导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到2020年,新区旅游人数要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0亿元,比2017年分别增长23%和54%。汽车销售总额要达500亿元。做法创新9大方面布局新区未来未来的世博新区,要初步构建完成新区框架、产业配置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基本形成要素密集、集成融合、和谐有序的都市经济核心引领区格局。 要实现上述目标,将从以下9个方面“发力”。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旅游经济总部顺应昆明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要求,把世博新区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旅游经济总部,建设地区性旅游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集旅游集散中心、调度中心、旅游文化创意中心、教育培训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和东南亚、南亚旅游商品展销中心为一体的旅游总部基地。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商贸城通过有关项目工程的实施,培育汽车文化和消费群体。做好规划布局和引领,建设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最重要的汽车文化中心,培育良好的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建立汽车博物馆和科技馆,作为重要的旅游、学习和参观场所,进行各种汽车展览和展销,展示汽车科技进步和历史文化。建设昆明市养生养老产业聚集区新区可发挥自身公园景点多、健康长寿所需负氧离子高、海拔气候宜人的特点,建设昆明市养生养老产业集聚发展的绿色生态风景区域。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养老产业的政策,建设高水平的、多形式的、多档次的养生养老社区及产业聚集区,通过发展高端养老基地、养生养老复合型产业及社区“迷你”养老连锁经营等,建立不同片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养老社区。建设一批城市旅游商贸综合体按照专业化、集群化、规模化要求,注重楼宇配套设施、商务品牌和物业质量提升,全力扶持、培育一批精品旅游商务楼宇、特色商务楼宇、高级商务楼宇,打造立足于旅游市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品牌塑造、资源整合的全产业链的旅游商业综合体。通过全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一个集生产、旅游商品销售、酒店、产品服务、购物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综合体。建设区域性休闲购物娱乐中心新区距长水机场仅约15公里,位于长水国际机场进入昆明的交通要道,强化服务于机场的接驳配套功能,发挥促进区域发展的地标形象和城市门户功能。要通过建设区域性休闲购物娱乐中心,配套功能各异的文化、娱乐、金融、服务、会展等设施,成为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员集散的枢纽。以城市综合体、商业中心和社区购物中心等方式,着力建设百货店、大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饮食店、杂品店及娱乐健身休闲等设施,打造突出“商业、旅游、文化”三大中心功能的商贸城。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要实现新区的转型升级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区内的基础设施,完善、优化、提升区域发展的硬环境。首先要加强综合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道路、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较好的动力和运行条件。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通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扩大新区人口规模和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力。引导旅游业向其他产业渗透,强化区内旅游业的文化、商贸、运动、休闲、娱乐、养老和养生功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在率先落实新政策中发展新产业新区要在改革发展中成为贯彻落实国家新政策的模范。新区要紧紧抓住绿色发展、环境保护主题,落实好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扶持和补助资金,利用大型屋顶等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通过建设充电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用好国家的扶持引导基金,规划土地发展小微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要注重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加强各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发展新兴产业的引领者。建设服务完善的智慧城市先行区建设智慧城市是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其本质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信息支柱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功能。新区从提高区域综合建设和服务水平高度出发,把智慧城市理念融入到旅游产业、养生养老产业、社区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促进社区服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前景催人奋进。未来,一个融合城市生活、商务、休闲、游憩以及旅游功能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展示出其独具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生态城市形象。